新闻中心
综合新闻
  • 2025年7月3日至7月6日,第七届全国定量遥感学术论坛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此次论坛聚焦“定量遥感赋能新质生产力”,探讨遥感技术的前沿进展与应用创新。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主任杨斌教授参加第七届全国定量遥感学术论坛,并作了题为“基于无人机高光谱数据的水质参数反演研究”的分会场特邀报告。
    2025-07-08
  • 2025年6月27日,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2024级学生,在曾特林、方亚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绵阳市安州区罗浮山开展地学综合实习,并同步举行“西南科技大学环资学院·罗浮山风景区共建实习基地”授牌仪式。此次活动标志着高校与地方在地学研学、人才培养与资源共建方面迈出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
    2025-07-07
  • 为深入理解自然灾害、人地关系与城乡空间重构的互动机制,2025年6月28日,在曾特林、方亚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西南科技大学2024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赴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吉娜羌寨与北川新县城,开展以“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与城乡发展调研”为主题的地学综合实习。本次实习以震后典型地貌与重建样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思考灾害风险、生态重建与文化延续的深层逻辑。
    2025-07-02
  • 近日,在曾特林、方亚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西南科技大学2024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在环境与资源学院地质实验室开展“地学综合实习”第四阶段课程,组织学生围绕“矿物与岩石识别”主题开展全天候室内实践。实习分矿物与岩石两个模块进行,通过观察典型标本、分析外观特征和物理性质,引导学生掌握矿物与三大岩类的肉眼鉴定方法,提升基础地质识图与实物判断能力。
    2025-07-02
  • 为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实践的理解与认知,近日,在曾特林、方亚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西南科技大学2024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前往绵阳城市规划展览馆与“科技智谷”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地学综合实习。本次实习围绕“科技绵阳”与“生态绵阳”两大核心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在实地观察中感知区域发展战略与城市空间演化脉络。
    2025-07-02
  • 夏日的安州沃野铺展着无垠的碧绿。近日,在曾特林、方亚会两位老师的带领下,西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4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前往安州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与龙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展地学综合实习。在广袤的农田中,他们以脚步丈量土地,用眼睛发现技术,以思维链接学科,寻找地理信息专业知识的现实坐标。
    2025-07-02
  • 6月24日,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核心成员、西南科技大学王卫红教授及其团队成员范静受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推荐,应邀做客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四川欢迎您》栏目直播间,通过科普著作《星空浩瀚,北斗璀璨——北斗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向公众生动讲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创新发展历程。此次直播活动中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履行科学传播社会责任的重要实践。
    2025-07-02
  • 2025年6月17日,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刘蛟、方亚会两位老师带领遥感创新班成员、以及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14人赴北川羌族自治县防洪抗险联合指挥部以及北川开茂水库开展了社会实践学习与交流。
    2025-06-21
  • 6月16日,地理信息科学24级走进遥感生产一线——自然资源部第三航测遥感院(以下简称“遥感院”),穿梭测绘发展时空,探索地理信息奥秘,体验了一场沉浸式的数据产品生产全过程。
    2025-06-19
  • 2025年6月16日午间11时,成都高温预警信号升至橙色,城区气温直逼35℃。国家遥感中心科技城分部与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91名学子无惧酷暑,在青龙湖湿地公园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的教学实习——“人地关系观察与分析”。他们化身城市生态侦探,严格依据精心设计的《成都青龙湖人地关系观察任务卡》,以手机为数据采集核心工具,在真实环境中实证地理学核心理论。
    2025-06-19
  • 为深入落实遥感+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要求,6月9日下午,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与经济管理学院在西南科技大学东6A座223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学科交叉研讨交流会,重点聚焦大数据、AI、遥感+等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交叉发展问题。
    2025-06-11
  • 5月16日,西南科技大学第三期“遥感应用”创新实践班结业典礼暨第四期开班仪式在东七B401会议室举行。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杨斌教授出席仪式,并宣布第四期“遥感应用”创新实践班正式开班。创新班的班主任老师、各研究方向的导师,以及第三期和第四期“遥感应用”创新实践班的同学们出席仪式。
    2025-05-22
  • 四川省教育厅4月9日发文(川教函[2025]87号),公布了第二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标杆院(系)和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认定结果,绵阳科技城分部常务副主任王卫红老师负责的“集思慧图”课程群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2025-04-11
  • 为了进一步推进遥感学科高质量发展,深化教学与研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工作,以“遥感学科教学与研究资源开放共享研讨”为主题,2025年3月22日,在武汉大学举行了“遥感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研讨会,科技城分部派常务副主任王卫红和副主任杨斌两位老师代表科技城分部参加了此次大会。
    2025-03-29
  • 5月9日至11日,第三届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6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130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遥感学科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2025-05-22
  • 近日,分部师生创作的科普作品获得多个奖项,在科普工作方面再创佳绩。
    2025-03-28
  • 时值汶川地震十七周年之际,第六届强震地质灾害链与长期效应国际学术大会(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ga Earthquake-Induced Geo-hazard Chain and Long Term Effects)于2025年5月12-15日在中国成都召开。
    2025-05-15
  • 科技绵阳,仰望星空。12月6–7日,在中国(绵阳)科技城重大人才活动支持下,由西南科技大学与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共同主办、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与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承办的第一届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大会在四川省绵阳市顺利举行。
    2024-12-11
  • 为大力推进本科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我校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建设,建立优秀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运行机制,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环境与资源学院决定联合开办“遥感应用”大学生创新实践班。
    2025-03-26
  • 11月17日晚,由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主办的第三期“遥感应用”创新实践班在西南科技大学西72201教室开展学术沙龙活动。
    2024-11-19
  • 该文以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利用Sentinel-1数据并通过SBAS-InSAR技术精确测量了地表形变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别结合土地覆盖类型数据、降水数据以及历史地震数据,分析了地表形变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15年~2023年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控制区整体地表略有上升,且存在4个不稳定的斜坡。分析表明该地表变形与土地覆盖类型及降水变化密切相关,且呈现季节性累积模式。团队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地表形变特征提供了宝贵信息。
    2024-11-16
  • 7月19至21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西南科技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承办的2024年“南方测绘杯”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在我校顺利举行。
    2024-09-14
  • 招收对象:在校全日制涉及测绘、地信、计算机、环境、地质、交通、土建、规划等相关学科本科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在主修专业学有余力、且对遥感应用有浓厚兴趣及准备考研的同学,均可报名,择优录取。
    2024-07-19
  • 我国最大规模的地震滑坡体--大光包滑坡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安州区高川乡,由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触发,其堰塞坝高达690米,体积达7.42亿立方米,属我国最大地震滑坡,也是目前全世界已知的为数不多的方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的超大规模滑坡之一
    2024-07-01
  • 2023年11月13日至18日,中欧科技合作重点项目“龙计划”五期冰冻圈遥感高级培训班在青海师范大学开班,我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系教师蔡嘉伦、刘蛟经过科研简历投递与筛选后顺利入选此次培训班(共录取60名学员),经过6天集中培训后顺利结业,其中蔡嘉伦副教授获最佳海报论文奖。
    2024-07-01
  • 科技城人才-“InSAR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交流会” 时值第9个“中国航天日”之际,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等重要指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四川省打造航空航天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绵阳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重要政策,4月29日,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联合地球观测组织韧性城市专业工作组、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四川绵阳工业园管委会和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雷达遥感专委会在绵阳市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共同指导举办了中国(绵阳)科技城“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之科技城人才-“InSAR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交流会”。
    2024-06-30
  • 为大力推进本科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 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我校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建设,建立优 秀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运行机制,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 环境与资源学院决定联合开办“遥感应用”大学生创新实践班。
    2024-06-12
  • 近日,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协助指导研究生何宗翰的题为“Assessment of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in the Moxi Tableland of China b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Deep-Learning and Factor-Refinement Methods”的文章发表于SCI期刊《Applied Sciences》,JCR分区Q2。该文以磨西台地为研究区域,通过DNN-I-SVM耦合模型和DNN-I-LR耦合模型进行滑坡易发性评价,根据易发性指数将研究区划分等级,然后对模型进行精度分析,采用ROC曲线AUC值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DNN-I-LR耦合模型的评价精度大于DNN-I-SVM耦合模型。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精度耦合模型来做滑坡易发性评价。其中,硕士研究生何宗翰为第一作者,导师张文君教授与蔡嘉伦特聘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为第一通讯单位。该工作受到了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的支持
    2024-07-01
  •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培育工匠精神,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营造 “人人学技能、人人秀技能”的良好氛围,西南科技大学第十届“徕拓·中纬杯”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于5月11日在新区体育馆南门广场迎来开幕式。此次比赛由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指导、环境与资源学院承办、四川徕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纬测量系统(武汉)有限公司赞助,环境与资源学院王彬副院长、测绘工程与地理信息科学系全体教师、参赛选手等出席。
    2024-06-22
  •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根据中国科协、教育部印发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省教育厅会同省科协组成 100 余人的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了我省科学家百人千场进校园活动,计划从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底,走进中小学校开展 1000 余场宣讲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
    2024-06-18
  • 在中国(绵阳)科 技城重大人才活动的支持下,由西南科技大学与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共同主办、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承办的“第一届生态环境与资源遥感大会"将于2024年12月6日至7日在四川省绵阳市召开。我们诚挚邀请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遥感、空天信息、地理学、环境科学、规划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拨冗莅会,为共同推动利用遥感技术手段解决全国生态、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绵阳科技城的发展贡献力量!
    2024-11-19
  •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 2024 年省级本科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 的通知》文件的要求,2024 年“南方测绘杯”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测绘技 能竞赛定于 2024 年 7 月 19 日-21 日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
    2024-06-22
  • “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于2023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党亮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成为测绘科技创新的最高级别亮事。为了更好地发挥测给学科特色与优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实践动手能力,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拟于2024年7月举办“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
    2024-06-22
  • 西南科技大学“遥感应用"创新实践班的启动,预示着学校在遥感技术教育和科研实践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期待有志于遥感技术领域的学生加入,共同探索科技的无限可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2024-06-13
  • 为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西南科技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建设,建立优秀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运行机制,同时培养更多遥感应用方面综合创新型人才。5月16日下午,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联合环境与资源学院在学院第一会议室举行第三期“遥感应用”创新实践班开班仪式,测绘与地理信息系教师以及创新实践班学员共同参会。
    2024-06-13